汽车频道

当前位置:汽车 > 行业 > >正文

德系车企在华越发艰难 压力在汽车之外

2015-04-08 15:53:11 来源:凤凰汽车 编辑:
     ABB占据豪华车市场七成以上份额,大众是中国销量最大的品牌……德系车企在中国市场上的强势有目共睹。在德国《经理人杂志》看来,强大的德系车企也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需更为小心翼翼。这些对手不是其它外资或者自主品牌,而是来自汽车之外。 


 

  日前,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中国政府限制外国品牌与国内公司的合资股权比例,让中国汽车制造商成为“被宠坏的孩子”,合资制度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在收购沃尔沃之后,这位身家约30亿美元的汽车大佬在西方媒体中的影响越来越大。德国《经理人杂志》对此的解读是,李书福只是没有明说汽车合资已经失败。

  自从上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期望通过“市场换技术”,设立合资公司引入西方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当时规定西方车企在合资公司的股权比例不能超过50%。(《经理人杂志》认为其实中国的目标是在当自己能够造出足够好的汽车时,就可以甩开西方合作伙伴单干)。

  自从大众成功进入中国市场之后,近30年来西方主流车企纷至沓来:大众与上汽、一汽成立合资公司;宝马找到了华晨汽车;奔驰与北京汽车集团联手……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大爆发,这些合资车企赚的盆满钵满(根据麦肯锡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汽车市场创造了占全世界40%的利润)。在李书福看来,可以从合资车企中坐享一半以上利润的中国汽车制造商在“糖衣炮弹”的进攻下自鸣得意,并没有完成从西方合作伙伴手中获得生产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重任。迄今为止,包括吉利汽车在内的所有中国车企都没有制造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车型。

  李书福认为,除了不在研发设计、生产等方面用心投入外,合资品牌还严重挤压了中国自主品牌车企的生存空间。据统计,从2010年到2014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市场份额从46%下降到了38%。

  中国汽车厂商从合资公司中获取的收益,除了交给国家的一部分之外,还有不少进入了腐败官员的腰包,比如刚落马不久的一汽董事长徐建一。在《经理人杂志》看来,李书福的此番表态代表了中国汽车业的一种态度,或促使中国政府重新审视汽车合资股权比例。而在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的中国自主品牌,也可能借助政府之手获取竞争优势。

  《经理人杂志》认为,西方车企——尤其是在高档豪华车领域占优势地位的德系车企,未来在中国会面临越来越大的压力,必须更加小心翼翼。越来越严峻的反垄断调查,中央电视台在315晚会上针对外国汽车品牌问题的揭露,都代表了官方的态度。

标签: 压力 汽车 车企

新闻排行

推荐新闻

中国汽车出口量跃居全球第二 新能源汽车1—8月出口量同比增长超九成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2年8月中国汽车出口量达30 8万辆,同比增长65%,...

雪铁龙换标引网友吐槽 标识新增了椭圆形

近日,雪铁龙发布新的企业品牌标识遭网友吐槽。据悉,这是雪铁龙自191...

男子地下车库练摩托车撞400万宾利 此次事故肇事男子全责

在小区地库里练习摩托车,结果撞上宾利,产生天价维修费,责任该谁承...

图说湖湘

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870269亿元 同比增长3.0%比上半年加快0.5个百分点
10家鞋企中有2家企业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处于增长状态 鞋企表现有喜有忧
291家科创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合计同比增长28.93% 科创板中报业绩有望继续领跑
沪深A股震荡走低 保险、农业板块逆市走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