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IYA未出道之前,在网络社区爆红,是以另外一种昵称:爱你呀。多么亲切有爱的名字,比什么大狗白猫要好吧。
虽然听上去未免有些矫情,终归还是不错的,但ARIYA还是顾全了大局,选了一个非常大局而正统的名字:艾睿雅。
【资料图】
这是一个不会出错的名字,当然也折射出东风日产求稳的思路。
艾睿雅,在我看来,对东风日产乃至日产都很重要。这款全球车型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日产电动技术的集大成者,可以很好诠释日产在电动车领域是一位先驱者,而不是落后者。
或许你不知道,早在1947年,也就是75年前,日产就推出了第一款纯电动车——TAMA EV。通过这台车你会发现,如今新能源市场大受好评的“换电”服务,原来日产早在40年代就已经在实践了。
2009年,日产LEAF登场,这是被视为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可量产的、可交付日常使用的零排放车辆。在上市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它还是世界上最畅销的电动车,截止至2022年2月,LEAF全球销量突破64.8万,210亿累计里程,电池0重大事故,目前已经更新到第二代车型。
多厚重的历史沉淀,多好的技术背书,可惜在中国市场,日产电动车还是应了那句老话: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
晚是晚了些,但ARIYA还是来了。先说,我对ARIYA的整体感觉。对于一个稍微有些颜控主义者来说,我喜欢ARIYA从到内流淌出来东方美学。大概我是一个东方人,对于日本的侘寂、留白、无界等设计风格,很是喜欢。
对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日本是走在世界前列的,也走出了不少的大师级的建筑设计师,比如安藤忠雄、隈研吾等。
在外观与内饰的设计上回归人性原点,打造散发人性温度、并有突破创新设计细节,在ARIYA身上,是可以感受得到的。
名为墨影晶盾的前脸整体造型夸张,但又有一种说不清楚的和谐之美,又有一种未来感。流光飞翼LED灯搭配发光LOGO,是电动车该有的仪式感。
ARIYA车身侧面比较紧致,流动的腰线贯穿前后灯组。但并没有采用隐藏式门把手,仍然使用了传统款式。虽然少了一些仪式感,但在冬天不会被冻住,是实用的。
尾部设计没有那么先锋,但也有亮点。比如嵌入了日产logo的贯穿式尾灯、扰流板。其实从尾部及侧面,我们最能发现,ARIYA 溜背效果很明显,它更像是升高了的轿跑,而不是SUV。
进入车内,中控台整体设计是简约的,看得出来设计师是克制的,也是有巧思的。均是是12.3英寸的液晶仪表和中控屏是相连的,一些常用的虚拟按键布置在木纹面板上,并带有反馈感。挺高级的设计。
另外还有两处很有意思的设计,一处是可以前后平移的中央扶手,实用又有仪式感。一处是可以升降的储物盒,不过想要它升到最顶,得一直按着,有点废手。
无论是前排还是后排,日产大沙发名不虚传,人体工程真皮座椅的舒适度非常不错,另外溜背的造型并没有太多影响后排乘用人员的舒适性。
电动后备箱非常平整,家用放置行李行的容积是够用的,另外后排座椅可比例放倒,扩展空间。
整体来看,ARIYA的设计感十足,是一台很有风格的纯电汽车。起码在设计上,是目前所有目前市面上电动车最有辨识度的,没有之一。我真心不想开一辆撞脸的车,也不开一辆特别网红脸的车。所谓网红,感觉都是快餐式,简单粗暴的复制,没有内涵可言。
说到这,值得一提的是,ARIYA在日本的代言人是木村拓哉,是我欣赏的有内涵有实力的一位演员。在某些方面,他和ARIYA很搭。比如既传统又创新,既主流又个性。
可惜,大概是因明星版权的问题,在国内,ARIYA并不能和木村拓哉同框宣传。
亲爱的车,你是否长着一脸好看的脸,是决定它命运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在我看来,ARIYA在这方面拿了高分。
再说说智能,ARIYA搭载了Nissan Connect超智联2.0+和ProPILOT超智驾Pro两大系统加持,在人机交互和智能辅助驾驶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为什么说是一定的优势呢?相比德系、其他日系等电动车的智能,ARIYA是存在优势的。
更具体一点,比如我们平时使用的QQ、网易云音乐等常用的软件,目前是无法在ARIYA车机上使用的。而且没有开放软件市场,不能自主下载软件。在这方面,希望ARIYA在后期OTA的时候,可以改善。
事实上,我对智能并没有“过激”的需求,但是常用的功能:听歌、导航、语音,尽可能做到方便易用顺滑。
再谈到驾驶感受,先总结再展开:ARIYA在驾控品质上,称得上高品质!